《全球脈動》(Planertary Pulse) | 第一章

氣候為本的目標:轉以深入精細的方法

我們的調查發現,不少資產持有者期望在未來12個月由高層次目標轉為基金特定目標。

2023年11月17日

3分鐘

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全部資產類別都繼續奉行氣候相關策略。約半數資產持有者(48%)把四分之一至一半的管理資產總值(AUM)投資於設有氣候相關指示或目標的投資組合,比重高於 2022 年的 40% 。至於經常就特定目的進行投資的捐贈基金,持有這類投資組合的比重更高達 75%。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其基建(45%)、私募股權(50%)、私人債務(44%)、企業債務(41%)和上市股票(36%)等資產類別亦涵蓋在其氣候相關目標範圍之內。

主權債券是唯一不在此列的資產類別,佔 17%。

 

減排仍是主要的目標類別

資產持有者現時使用的氣候相關目標和指標大致與 2022 年相同。在2022年,最多受訪者使用「減排目標」,2023 年情況維持不變。接近一半(49%)資產持有者為其基金制定減排目標,而 43%受訪者使用氣候風險值(亞太區更達到 54%)。北美方面,第二種最常用的目標種類是「投資組合覆蓋/資產一致」(40%),而歐洲則是「預計升溫」(44%)。

接近三分之二的資產持有者(61%,北美洲則增至 67%)對所有資產類別和基金使用相同的氣候相關目標類型。受訪者表示,使用同類目標有助降低風險、提升資源效益及累積專業知識,同時維持對成果的控制權。

美國一家大型保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主管指出,為公司制定明確的淨零轉型計劃有助全部職能「朝著相同方向前進」。

受訪者表示:「我們為ESG融合制訂了全球策略,列明可供投資的領域,以及與投資者互動參與的方法。本策略直接納入我們的氣候計劃和投資組合的減碳目標,而我們根據淨零承諾及淨零資產擁有人聯盟(NZAOA)的成員身分制訂這些目標。」

基金層面的氣候目標

儘管資產持有者聚焦於同類目標但他們期望以更深入精細的方法來設計應用目標的結構。

我們的調查發現,不少資產持有者期望在未來12個月由高層次目標轉為基金特定目標。

現時有43%受訪者為投資組合的整體資產類別制定目標,有35%受訪者則制定高層次(整體投資組合)目標。然而,45% 受訪者表示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為所有個別基金制定具體目標。這項調查結果適用於內部和外部管理基金。

在未來12個月內,不少受訪者預計將由高層次目標轉向基金特定目標

這種更深入精細的方法證明為整體投資組合制定目標已經不足以滿足需要,而資產持有者亦可藉此了解各個資產類別、地區和行業的不同減碳速度。

荷蘭退休基金 PME的責任投資策略師 Daan Spaargaren 指出,其公司已制定在 2050 年之前實現淨零排放的整體目標 3。他說:「這是整體的技術目標,但我們將之分為特定資產類別目標,包括股票、債券及私募基金和房地產,因為這些資產類別都有不同的特質、 量度系統和儀器,以發揮其影響力。」


3 PME 氣候計劃。

下一章:

質疑及使用專有框架

不少資產持有者仍然認為嚴格的強制性目標才可發揮真正的影響力。

閱讀下一章 回到主頁

Important information

FT Longitude research paid for by Ninety One.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report may cover general market activity or industry trends and is not intended to be relied upon as a forecast, research or investment advice. The economic and market views presented herein reflect Ninety One’s judgment as at the date shown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will be correct, and Ninety One’s intentions to buy or sell particular securities in the future may change. The investment views, analysis and market opinions expressed may not reflect those of Ninety One as a whole, and different views may be expressed based on different investment objectives. Ninety One has prepared thi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internally developed data, public and third party sources. Although we believe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public and third party sources to be reliable, it may not have been independently verified, and we can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Ninety One’s internal data may not be audited.

Except as otherwise authorised, this information may not be shown, copied, transmitted, or otherwise given to any third party without Ninety One’s prior written consent. © 2023 Ninety One. All rights reserved. Issued by Ninety One. November 2023.

所列示的過往表現數據並不反映未來表現。投資者應注意,投資帶有風險。投資者應參閱銷售文件以了解詳情,包括風險因素。本網站未經香港證監會審查。

一經點擊以下投資者關係的連結,閣下將離開專為香港零售投資者提供資料的本網站,進入全球網站。

務請注意,全球網站並非以香港投資者為對象。該網站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審閱。該網站可能包含未經證監會認可的基金及其他投資產品的資料,因此不得向香港零售投資者銷售。該網站亦可能包含據稱由晉達集團旗下的香港境外公司提供或採取的投資服務/策略的資料。

本網站所載的任何產品文件及資料僅供參考,並供位於有關資料及其使用並無違反當地法律或規例的司法管轄區或國家的人士或實體使用。

發行人:晉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話:(852) 2861 6888
傳真:(852) 2861 6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