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Grant Webster、何薇德(Victoria Harling)及Varun Laijawalla討論宏觀環境、新興市場股票的關注要點以及固定收益的投資機會。
由於新興市場國家處於經濟週期的較後階段,許多新興市場央行已著手放寬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的效應存在滯後性,通常滯後12至18個月,因此2023年貨幣寬鬆帶來的正面動力或會於未來數月方才開始顯現。但是,不論其最終作實的時間,有關政策的影響在發展中國家展現的時間,將可能會早於美國及其他發達經濟體。正如我們在「環球市場投資展望 」中所述,發達經濟體在轉向新利率機制方面,可能需付出更高代價,尤其是在經濟增長方面。至少,相對而言,新興市場可以更加自信地迎接新的一年。
環球經濟增長的前路,也許會風高浪急。然而,在風浪之下,推動新興市場前行的順流正在增強。我們認為,當下是固定收益及股票投資者審視新興市場配置的絕佳時機。
把握轉捩點的時機絕非易事。但在新年伊始之際,新興市場投資者面臨的三大阻力,有合理可能開始轉變為動力。
首先,美元走勢的改變將會形成重大利好因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元走強一直困擾著新興市場股票、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及整體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見圖1)。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指出,美元升值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造成負面影響的程度及時間,已遠超發達經濟體2。試圖準確預測美元走勢發生轉向的時機,實屬不智之舉,正如頂級的預測專家在2023年夏季所經歷的情境,即美元暫時性下跌,而後又恢復升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臨近2024年之際,美元的估值似乎過高。
圖1:美元實質有效匯率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3年9月30日。
在經歷對中國經濟反覆擔憂的一年後,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有相當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企穩,這亦有望推動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中國為解決過去三十年增長模式失衡而採取的貨幣緊縮政策,在過去一年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中國至今尚未擺脫困境。綜觀大局,中國仍處於一個跨越多個年度的過渡期,正轉型至更加倚賴國內市場驅動、能產生更高附加值的經濟模式。中國領導人有強烈動機確保轉型過程順利進行,而這需要足夠的名義經濟增長作為支撐。我們認為,中國能夠實現經濟轉型,以及中國國內的消費增長應當會於2024年趨於平穩。
最後,尤其是對新興市場固定收益投資者而言,市場預期2024年環球經濟增長將逐漸放緩、通脹回落及利率下降,這將會形成重大利好因素,為投資者提供在較低波動性的環境下,賺取新興市場額外利差的機會。
當前估值亦表明此時為入市良機。但是,基於環球經濟增長、通脹及地緣政治仍存在風險,在部份央行將會減息而另一些央行仍需加息,且部份經濟體相對更具抗逆力的一年,採取靈活、由下而上的投資方針至關重要。如前所述,我們在「環球市場投資展望」指出,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形勢可能不及市場預期般樂觀。儘管如此,在本輪美國利率及通脹週期的頂峰過後,債券市場應當會扭轉此前的慘淡局面,即便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市場於2023年跑贏已發展市場的債市。
不論未來12個月的情況如何,新興市場在開端之際的基本因素普遍穩健,這點足以讓投資者感到寬慰。許多新興經濟體的基本因素堅實,部份原因是它們在應對疫情時採取的財政政策,相較已發展經濟體保守,而這做法實屬必要。根據我們的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團隊對信貸脆弱度的衡量,新興經濟體的基本因素正處於2014年以來的最強水平:國家財政實力出現最大幅度的改善,審慎的政策決定令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基本財政結餘狀況日趨良好,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穩定在適度水平。與此同時,財政實力較脆弱的新興國家,亦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其他多邊組織的大力支持。整體而言,新興市場央行擺脫後疫情時期的動盪,信譽有所增強,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因素處於近年來的最佳水平,許多發達經濟體的情況相形失色。
新興市場企業的狀況同樣不俗,其槓桿率低於已發展市場的同類企業,因而處於有利地位,能夠抵禦更嚴峻的經濟環境。新興市場企業在業務繁榮時期降低槓桿率及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在低利率時期獲取成本廉宜的資金,現在正從中受惠。
新興市場投資者當然面臨風險。尤其是,東歐與中東的軍事衝突有可能會擴大。與此同時,中美相對的權力地位過渡至新均衡點仍需時數年,有可能引致宏觀經濟波動性增加。基於所有相關因素,根據彭博3計算,合共佔世界約40%的國家或地區(不論是以人口或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將於2024年進行選舉。在計劃舉行的40場全國性選舉中,新興市場將佔當中的17場。
最後,正如我們所指出,從經濟角度看,巿場對於經濟軟著陸及環球經濟逐漸放緩的預期,也許是一廂情願。經濟衰退絕非毫無可能。
新興市場國家及地區將於2024年進行選舉(大選、總統選舉及地方選舉)
委內瑞拉選舉定於2024年下半年舉行
資料來源:晉達資產管理、彭博、花旗集團。
儘管如此,正如我們在2024投資觀點中所探討,對於中線投資者而言,新興市場的股票及固定收益領域,存在貝他系數及超額回報為正值的潛力
同樣,長線投資者可獲得絕佳機會,對發展中國家建倉,以從其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中受惠,包括向低碳經濟轉型。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隨著新興市場在世界經濟活動中佔據更大的份額,環球經濟動能繼續移離發達西方國家。若無其他因素影響,在未來12個月內,市場應當會呈現大量機會,讓投資者開始思考如何重新調整投資組合,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當中新興市場將會發揮更大影響力
1Ninety One Investment Institute,《風口浪尖:重新審視新興市場的投資理據》(In the crossfire: revisiting the investment case for emerging markets),2022年11月。
2www.imf.org。
3www.bloomberg.com。
一般風險。 所有的投資均涉及資本損失的風險。投資價值及任何由此而來的收入,均可跌亦可升,並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貨幣波動、一般市場情況和其他政治、社會及經濟發展,以及投資策略所投資的資產特定相關因素的影響。若任何貨幣有別於投資者的本國貨幣,回報可能受貨幣波動的影響而增加或减少。過往表現並非將來表現的可靠指標。如發生環境、社會或管治相關的風險事件或因素,可能會對投資價值造成負面影響。
特定風險。 地區/行業: 投資可能主要集中於特定國家、地理區域及/或行業。這可能代表由此產生的價值可能會下降,而更廣泛投資的投資組合可能會增長。 股票投資: 股票(例如:股份)價值和股票相關的投資可能因應公司利潤、未來前景及一般市場因素而有所不同。若公司出現違約情况(例如:破產),其股權持有人在取回該公司財務付款的排名將位列最後。 商品相關投資: 商品價格可極度波動,可能會造成損失。可持續策略: 可持續、影響力或其他專注於可持續性的投資組合,在評估或選擇投資時會考量與其策略相關的特定因素,因此會排除未能符合篩選條件的某些行業及公司,可能會導致它們的投資組合與廣泛基準指數或投資領域明顯不同,進而可能導致投資表現與廣泛市場出現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