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向2030年之路
中國崛起
作出預測可謂簡單直接,但要準確預測卻並非易事。對中國經濟增長而言,事情一般變得簡單一點,因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是中國計劃制度的輸入而非輸出數值。該發展系統的成功正是中國經濟過去20年增長至原來的四倍、排名由全球第六躍升至全球第二的原因所在。
在「邁向2030年之路」中,透過內部及外部專家的協助,我們從將以業內人士的角度,提出多個假設問題,並考慮現狀將發生的重大改變。
研究列出五大重要主題,並在結尾加入有關情境。至少,「邁向2030年之路」有助探索未來趨勢及風險管理。最好的情況是,研究能令投資者就未來十年改變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提供基本認識。
我們對債務有何看法?
債務對生產性投資的融資發揮重要作用,政府借貸亦有可能協助限制經濟活動下降趨勢。然而,附帶要求是支付利息及償還到期貸款。債務過高令人難以滿足這兩項要求,限制了借款人承擔更多債務的能力,在某些情況下促成去槓桿化或違約。
我們在「邁向2030年之路」探討政府及中央銀行或將採取的措施以及投資者需考慮的情境。
然而,中央銀行能夠做的,是降低債務成本,透過使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支撐廉價政府及企業借貸,把利率壓低至低於名義收入增長的比率。不幸的是,這種金融壓制破壞了市場有效為風險定價的能力。這亦迫使儲蓄者在其他地方尋求回報,推高資產價格及降低未來回報。一連串事件正在增強。所有事件均表示政府及中央銀行將繼續尋找限制債務負擔增加的途徑。
對於涉及複雜概念的主題,我們運用思路圖來組織及表達想法。下圖顯示我們的債務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