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Graeme和Deirdre探討投資於氣候解決方案公司的前景。
短期內,碳排放量將上升。特別是歐洲,今年冬季將使用更多煤炭。但最終,衝突將加快整個世界的減碳步伐。高昂的能源價格大大刺激對能源效益的投資,增加政府開發潔淨能源系統的迫切性。
我們一般認為是三大驅動因素:監管、科技改變及不斷轉變的消費行為。2022年最大的監管發展是美國的《降低通脹法案》。這是項複雜的法案,我們認為其影響被低估。例如,部分有關太陽能的稅收寬減幅度頗大,以致美國部分地區可以建造一座太陽能發電廠,而幾乎毋須付出代價便能夠提供電力。該法案亦令生產綠色氫能(即採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遠低於化石燃料。此外,電動車電池及電動車的生產亦有大規模激勵措施支持。
消費行為改變方面,歐洲出現顯著轉變,人們將提高能源效益視為應對俄烏衝突的一種方式。最後,在科技改變方面,我們看到中國電動車行業出現若干很有意思的發展。目前,在中國銷售的新車中,近三分之一是電動車,較新的汽車公司正在生產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車型。
目前兩大宏觀憂慮是通脹及經濟衰退。首先,通脹對許多企業來說顯然構成挑戰,包括部分氣候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分析的重點之一,就是某間公司是否具有定價能力,這在價格上漲的時期有助緩減不利因素。
對許多公司來說,經濟放緩亦顯然帶來困難。然而,氣候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周期性疲弱時相對佔優,因為它們受到與減碳相關的結構性增長趨勢正面影響。例如,電動車的銷售趨勢遠較汽油及柴油汽車強勁。減碳領域亦如是。事實上,能源價格高企屬這輪經濟放緩的一個特徵,這情況並不尋常,但卻為氣候解決方案供應商帶來另一優勢,因為這為投資於能源效益解決方案及非化石燃料能源提供強大誘因。
最後,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中國對控疫限制的放寬;當地是許多領先的氣候解決方案企業的所在地,放寬限制將對我們關注的公司帶來正面支持。
以下三個主要減碳主題均存在被低估的公司:可再生能源、電氣化,以及資源及能源效益。就前者而言,我們認為大家尚未了解過去10年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生產潔淨能源相對於生產化石燃料能源的經濟效益。這正為整個可再生能源價值鏈創造投資機遇。
電氣化方面,我們發現電動車價值鏈的結構性增長非常強勁,包括製造專業連接器、智能汽車架構,以及電動車電池及相關組件的公司。
資源效益方面,我們認為市場並未充分意識到數個領域的公司對於減碳作出的貢獻。舉例而言,有些公司生產石化產品的生物基替代品,並推動化工及工業行業減碳,例如透過一些解決方案,提高農作物產量或促使洗衣機能在較低溫度下運作。從減碳的角度來看,工程及模擬軟件是另一被低估的領域:建築物及基建產生大量碳排放及廢物,專業軟件公司正在開發智能解決方案,提高這些行業的碳效益。
一般風險。 所有的投資均涉及資本損失的風險。投資價值及任何由此而來的收入,均可跌亦可升,並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貨幣波動、一般市場情況和其他政治、社會及經濟發展,以及投資策略所投資的資產特定相關因素的影響。若任何貨幣有別於投資者的本國貨幣,回報可能受貨幣波動的影響而增加或减少。過往表現並非將來表現的可靠指標。如發生環境、社會或管治相關的風險事件或因素,可能會對投資價值造成負面影響。
特定風險。 股票投資: 股票(例如:股份)價值和股票相關的投資可能因應公司利潤、未來前景及一般市場因素而有所不同。若公司出現違約情况(例如:破產),其股權持有人在取回該公司財務付款的排名將位列最後。 新興市場 (包括中國): 此等市場由於在法律、政治、經濟或其他系統上發展較落後,因此,相對發展較完善的市場會有較高的財務損失風險。 可持續策略: 可持續、影響力或其他專注於可持續性的投資組合,在評估或選擇投資時會考量與其策略相關的特定因素,因此會排除未能符合篩選條件的某些行業及公司,可能會導致它們的投資組合與廣泛基準指數或投資領域明顯不同,進而可能導致投資表現與廣泛市場出現明顯差異。